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严守安全底线 加快改革发展——省政府一号文件解读

 时间:2019-11-27 09:26      来源: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2018年我省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好转态势。数据显示:1月-11月,全省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全省无重大以上事故,煤矿无较大以上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降幅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近年来形势较好的一年。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日前,省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09年起,省政府连续11年发布一号文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足见其重要性。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哪些“新意”?又有哪些工作内容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底线;以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是工作要求;不断巩固发展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态势,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工作目标。一号文件对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基层基础基本能力建设等四方面工作进行部署,并细化为19项具体措施。省应急管理厅教育训练处处长刘建红告诉记者,今年一号文件的内容既有对往年抓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做法”的延续,2019年将持续深化推进,如:加强基层基础基本能力建设、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推进依法治理、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等;同时又有创新举措,如:对6类高风险煤矿进行安全“体检”,分类采取实施关闭、停产、限产或限人等措施。此外,今年还新增加了深化改革发展内容,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承担的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任务,要求对表倒排工期,确保按进度完成。在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和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两方面,共增加了10项新内容。

  对症施策——

  专项整治继续深化,6类高风险煤矿要“体检”;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

  专项整治活动今年将继续深化,各行业侧重有所不同。

  煤矿持续推进“三区联动立体式”瓦斯抽采,继续深化防治水“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三区管理,严格落实“三专两探一撤”措施。今年我省将对正常生产建设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高瓦斯、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采深超800米、单班下井人数多等6类高风险煤矿进行安全“体检”,根据“体检”结果,提出关闭、停产、限产或限人的“诊治”意见。

  非煤矿山持续推进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完成尾矿库在线监测省市县企四级联网建设,推广尾矿库湿排改干排放尾,年内完成30座非煤矿山尾矿库改造任务。

  此外,我省将对189家危化企业装卸车系统进行治理,推动6家人员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推进公交车驾驶区域安装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对桥梁防撞护栏进行排查加固,推进“两客一危”车辆加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使安装率达到70%。对高速公路长下坡、桥梁、隧道等风险较高和事故多发路段进行联合排查整改等;建筑施工领域要把防坍塌、防坠落作为重点,着重治理高空施工平台、起重机械、脚手架、模板支撑等作业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等;消防及人员密集场所要深入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继续深化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博物馆、文物建筑等场所消防安全治理。

  “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省于2017年出台了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了79项重点改革发展任务,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今年一号文件对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明确了目标任务量,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年内确保完成所承担的改革任务总量的80%。

  按照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管理办法和评价细则,对城市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指导太原、大同、阳泉、临汾等市开展试点工作,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在工业园区、商贸服务、中小微企业全面实施订单式、协作式购买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在高危行业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充分发挥事故预防功能,提升企业风险抵御能力。

  强筋健骨——

  统筹资源,整合全省综合救援队伍力量;加强部门协同,强化自然灾害危险区联防联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应急能力得到全面加强,为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省各市、县级政府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各市、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建立了专职应急管理机构或明确了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全省各地按照行业领域特点、危险源分布情况,形成了以企业应急救援力量为基础、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骨干、社会救援组织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一号文件中,我省对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再次进行明确要求。

  统筹应急资源,整合应急力量,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最终形成统一指挥、专长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机制;修订自然灾害类和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并编制成方便使用的手册,提升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整合全省综合救援队伍力量,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综合救援能力;各级各部门大力开展应急演练和技术比武,年内至少组织一次事故灾难或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演练观摩活动,确保应急救援队伍能够第一时间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应急避难场所、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五大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做好自然灾害排查评估和应对工作,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抓隐患”,重点加强对省内河流、水库、地质灾害及易受自然灾害危害的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排查,进行危险性评估,建档造册,落实整治、监控、防范等措施;加强部门协同,通过建立应急管理、气象、水利、地震、地质、林业等防灾减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自然灾害联合会商和综合研判,做好监测监控和预警预报,强化自然灾害危险区联防联控。

  夯基固本——

  推进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知识技能“七进”活动;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开展标准化建设

  省应急管理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陈彦林介绍,夯基固本,强化基层基础基本能力建设,去年的一号文件中就有提到,今年作为专门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单独强调,关于实践途径,文件中也一一进行了明确。

  提高基本技能。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专业院校,举办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纳入各类职业教育和企业岗前培训,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一律不得上岗作业。推进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知识、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七进”活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灾害预防、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推动基层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障制度,保障公共安全隐患和灾害治理、应急管理工程和安全监管设备装备、宣传教育培训和信息化建设。市县充实应急管理、安全监管人员;乡村加强基层网格化监管力量,配齐网格员;企业加强班组建设,规范现场作业管理,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

  强化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生产煤矿和地下非煤矿山必须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其他高危行业企业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要求所有国有中大型企业带头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关闭本页